从今日开始,扬州城区“禁摩”政策将正式实施,警方将从严整治禁区内摩托车上路。昨天,记者探访不少家中曾有摩托车的市民,大家纷纷回忆告别,讲述自己与摩托车的“二三事”。
上世纪90年代末就买上助力车,觉得很“拉风”
刚得知市区将要禁摩的消息,市区邵阿姨便从家里的柜子里翻出了一张老摩托车照片和自己的驾驶证,“这辆车已经有10大几年了。”她摩挲着照片说,“虽然我自己也有好多年没有开它,但是市区开始正式禁摩,以后街头骑摩托车的情景,真的只是在回忆里了。”
邵阿姨是一位“老车手”,“我单位在江阳路上,家住在曲江小商品市场附近,每天骑自行车上班要40分钟,而且每天骑车上下班,实在是累得够呛。”
邵阿姨说,“于是在1998年左右,我买了人生第一辆助力车。
当时工资一个月才几百块,就能买上千块钱的助力车,已经算是很时尚的了。”
邵阿姨还记得这车的牌子叫“金鸟”,大红色,很漂亮。“买完当天老公就带着孩子和我,去邻居家、父母家里转了一圈,邻居都羡慕我们,就觉得自己有一辆助力车可自豪了。”
据邵阿姨介绍,自己和丈夫退休之前都在一家企业里做中层干部,“那时扬州国有企业少,就那么几家规模大效益好,所以我们的家庭条件还算不错。我和老公攒了一段时间的钱,才决定买一辆助力车。
在那个年代买助力车,就像现在买了一辆豪华私家车一样,不敢想象。”邵阿姨略带骄傲,“这车真的给我们家庭带来很多方便。”
尽管现在邵阿姨退休在家3年,出行工具也早已换成了公交车,但是那段日子,邵阿姨一直不忘记。
“助力车不只是一个家庭的交通工具,它也是我们家庭生活状况的反映和载体,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接送孩子、自己上班,摩托车是家庭帮手
“这辆车我已经买了14年了,它见证着我们全家人的生活变迁,孩子的成长、我们的老去,对我来说总有着独特的意义。”家住解放桥附近的钱女士如此感慨。
钱女士介绍,自己这辆摩托车是2000年买的,“墨绿色的"海王星",当时买回来可漂亮了,花了我14000元。”钱女士说,“孩子那会上小学,给她报了小提琴班和作文班,每周末都要来回接送,没有车辆实在是非常不方便。”
钱女士说,“当时和现在不一样,最好的车就是摩托车了,和家人商量了好久,终于决定给家里添一个大件—摩托车。”
“当时的油费就2元多一升,一个月油费就几十元钱。”钱女士介绍,“除了自己平常上班,每个周末女儿还在友好会馆附近上作文班,结束后再去育才小学上小提琴班,来回几趟接送,都靠这辆车,它真的是家庭的帮手。”
现在,钱女士也已退休在家,女儿也顺利工作,家里的交通工具变成了自行车和电动车。
“车子骑的时间久了,部件经常坏,每年油费、年审和保险(放心保)费用加起来不少,再加上年纪大了,骑摩托车也不安全,老摩托只好"下岗"啦。”她摆摆手笑着说道,“现在市区正式禁摩,在市区内再也看不到摩托车了。”
钱女士略带遗憾地表示,“它见证着一种美好的回忆,是只属于过去那个年代的。”
摩托车和牛仔裤,是那个时代的符号
“记得自己初次与摩托车打交道,是在遥远的上世纪90年代,我在农村工作。”今年58岁的市民陈师傅说道,“那时工作性质要求工作人员经常走村串户,骑个自行车往往要大半天,在那个年代,别说是汽车,就是有一辆雅马哈摩托车,已经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情了。”
“几年以后,我通过自己努力,终于来到扬州市下面的一个县城,因为一直就想圆一个"骑手"梦,我利用工作间隙,终于考到了摩托车驾驶执照。”陈师傅说,那个时候,私家汽车还是稀罕物,满街跑的,以自行车为主,摩托车也不是太多。
“记得当时我从一位很喜欢国外文化的朋友那里看到,美国《时代》杂志曾有一期的封面,用漫画形式表现中国开放中沿海城市。画面上,一座大桥飞架大江,一群骑着摩托车的人飞驰而过。摩托和牛仔裤,这个画面在我脑海里印了好久好久。”陈师傅说道,“牛仔裤摩托车,在那个时期,成了中国的符号!”
和家人百般要求,再加上自己努力攒钱,陈师傅终于买了自己心仪的雅马哈摩托车。“当时年轻,一有空就开着自己的"宝马"四处溜达,看看扬州的风情。摩托车,就是我的伙伴。”
现在,追求“年代时尚”的陈师傅,早已换了一辆大众私家车,“交通工具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现在私家车早已成为风尚,但我还是经常回忆当时骑着摩托车,衣服敞开迎着风骑行的那份愉悦心情。”
每年花1000多元租车位,就为放“回忆”
“我现在还放在家里的这辆摩托车,广东江门生产的豪爵牌,1998年购买,当时的购车价钱放在现在,可以买一辆简单的小汽车。”
家住西区的市民吴先生说道,“这辆摩托早已过了13年的报废年限,但我一直舍不得丢了它,它就是我们家里的一个"成员"。”
依旧保养完好的摩托,吴先生视它为生活中的好助手,“有时要去乡下田野,也会开着它出去溜溜弯,因为很容易找到地方停下来,很省心。”吴先生介绍,尽管自己现在使用摩托车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是他竟然在自家楼下,为这辆摩托车,租了个车位。
“地上车位90一个月,我就一年一年租下去。”吴先生说道,平时,它就静静地停在车位上,一块防尘布盖着它。“这辆摩托现在1年都不超过十次,而租车位的费用代价就那么大。”吴先生的亲戚都这么和吴师傅说。“它摆放在家里,就是一份对于那年的回忆。”
得知市区将全面禁摩的消息,吴先生也有些怅然,“不过这么长期摆放下去也不是回事,市区也全面禁摩了,过几天,和老婆一起,把我们的回忆给暂时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