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挎斗车就进入了摩托竞技领域,以其独特的挎斗魅力至今仍活跃在各大赛场上。除了Speedway以及冰上竞速稍微不太常见的形式,两大锦标赛让它的身影至今仍非常鲜活。
挎斗车与普通摩托以及汽车的最大区别不是来自于它是三个轮子的,而是来自于挎斗上的那个人。这个人不是汽车比赛里的领航员,而是有些类似于帆船比赛里“压船员”的身份。他对比赛的成绩至关重要,因为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配合车手,调整自己的身体姿势和位置,改变车辆的重心,从而尽量让挎斗车处于一个最合理的行驶状态。有时候,他的动作夸张到近乎表演的程度,非常惊险,让人惊呼过瘾。
挎斗车世界锦标赛(FIM Sidecar World Championship )
该项比赛始于1949年,命名时有“Superside”(超级挎斗车)的意蕴在里面,因此,它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它曾经是F1摩托大奖赛的一部分,后来被改编入超级摩托车锦标赛。
该项赛事主要在欧洲举行,在美国(Laguna赛道)、南非(Kyalami赛道)以及澳大利亚(Phillip Island赛道)等地也举行过比赛。比赛场地一般为专业的赛道,可举行汽车比赛。
在1977年之前,这项赛事的用车与公路上的普通挎斗没多大区别。主要的差异在于降低的悬挂和更低风阻的外观。电池和油箱大部分是安置在摩托车和挎斗之间,或者是挎斗车的底盘上。
1977年之后,出现了较大的变革。后驱挎斗车等有别于传统模式的车型大放异彩,连续几年取得好名次。赛事组织者也开放了规定,因此才有了现在的完全不同于普通挎斗车的外观。这些车型的速度远远超越了前辈。现在我们看到的世界锦标赛上的车型,流线形的的曲线非常类似于摩托艇。
挎斗车穿越世界锦标赛(Sidecar Motocross World Championship)
这项赛事发轫于1980年,同样是FIM旗下的赛事。该赛事每年举行一次。它与摩托穿越赛的最大差别是有两名成员,一名车手和一名“乘客”。乘客的作用在上面有所讲诉,这里就不赘述了。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来自瑞典组合共取得了12次冠军。这项辉煌直到1997年才被终结,之后,瑞典的车手再也没有登顶,只有在2007年和2008年才有瑞典选手登上最高领奖台,但身份都是“乘客”。在近十年里,来自荷兰的车手Daniel Willemsen拿到了8个冠军,在2003年至2011年之间,除了2009年意外失手,其他年份里,全部获得了冠军。
与挎斗车世界锦标赛相比,穿越赛最大的区别就是赛道不同,其赛道采用泥土路面,并且有不少地方会有较大的坡度。因此,尘土飞扬,红泥纷飞,挎斗车飞到空中等场面屡见不鲜。因此,尽管它的速度没有世界锦标赛快,但精彩程度与后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