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柳州市摩托车数量增长迅速,导致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高发。2003年底,柳州市发布“限摩令”,从当年11月1日开始,限制摩托车行驶线路,并通过抽签的方式限制摩托车入户数量。到今年底,柳州市实施“限摩令”正好十年。摩托车曾是柳州人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如今减少了摩托车的数量,柳州市的交通发生了哪些变化?少了摩托车,人们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变化?记者通过多方采访,了解和回顾柳州人那些被“限摩”改变的生活。
变化一:《准入证》抽签曾“百分百中”
和十年前相比,如今柳州人购买摩托车的意愿越来越低,主要是因为手续相对麻烦,首先得参加摩托车《准入证》抽签,抽中了才能有买摩托车的资格。而这样的抽签并不是随时随地进行,而是每年进行四次。这其中的未知数和等待消耗了不少人的热情。
而最近出现的新变化是,就算是抽签抽中了,也有人不来领取摩托车《准入证》,中签名额就白白浪费了。“很多人报了名之后就不关心过程和结果了。”车管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人们对买摩托车已经不像最初那么在意,因为买电动车更方便和省事。
对于柳州市“限摩”后的首次摩托车《准入证》抽签,市民刘先生印象深刻:“我就参加了那一次抽签,当时报名的有1万多人,只抽1200个名额。”当时,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还在抽签当天上午,暂停了所有业务的办理,邀请媒体和市民代表等到车管所业务大厅见证公开抽签,众多市民到场观看,盛况空前。
然而,时间来到2012年12月28日,在柳州市2013年第一季度摩托车《准入证》抽签仪式上,只有845人报名参加抽签,出了首次“百分百中签”的情况。后来,这845名中签者中,只有799人去领取了《准入证》,有46人没有领取,放弃了好不容易中签的名额。
十年前,参加摩托车抽签的人数达上万之多。十年后,参加摩托车抽签的人数甚至连十年前的零头都不到。
变化二:驾校没了摩托车培训项目
与如今小汽车的学车热相比,考摩托车驾照的情形可谓“惨淡”。记者从柳州市车管所了解到,近年来,由于学摩托车的人数不多,不再天天开考,而是将预约考试的学员集中到一起,每月考一次。而集中一次学员,“一般也就二三十人,很少了。”车管所考试科工作人员介绍。
考证的学员少了,驾校的培训业务也萎缩得很厉害。记者从柳州市运管处了解到,目前在市区范围内,还有摩托车培训业务的只剩下荣兴驾校一家。记者很想到训练场地看看,联系上荣兴驾校的李教练时,他告诉记者现在场地上没有学员,只有临近考试时才会有人去练习。没有了摩托车学员,摩托车教练只得纷纷转行。“现在的教练都是多元化教学,没摩托车学员时,就去教其他车种,否则难以生存。”荣兴驾校一位负责人说。
柳州市东方摩托车驾驶员培训中心(下简称“东方培训中心”)一直坚持到去年才不得不放弃摩托车培训市场。“按要求,摩托车培训这块要配备11名摩托车教练。”东方培训中心梁经理告诉记者,虽然有要求,但其实很多教练都是挂靠的,培训中心往往只有一两个教练就够了,因为学摩托车的人真不多,而从去年开始有时甚至连一名学员都收不到,培训中心不得不放弃了这块业务。
梁经理说,随着电动车多起来,很少有人再愿意交五六百元学费来学摩托车,还要花前前后后一个月时间来训练考试,这些还不如直接买电动车来得方便。
变化三:“摩修店”变成了“电修店”
与摩托车数量一起减少的,还有摩托车销售店和维修店,如今很多摩托车维修店做起了电动车维修生意。老梁干摩托修理这一行至今已近20年,他的小店开在北站路上。“生意最好的时候,我店里请有七八名工人。”老梁所说的最好的时候,是在限摩前后的一两年,而那个时候,也正是柳州市摩托车数量达到“巅峰”的时候。
昨日下午,记者在与老梁闲聊时,一名男子推着摩托车气喘吁吁地找到老梁,“链条断了,多少钱?”男子问。老梁拎起油乌乌的链条看了看,“十块钱”。“得,帮我修咧。”一笔生意成交了。老梁拿出工具,一阵敲敲打打,十分钟就帮男子的摩托车装上了链条。
“靠这样的生意很难糊口了,一天要做多少个10元钱才够交门面费。”老梁说,原来跟他的几个工仔少有做摩托车维修的,最不济的那个去开了“摩的”,老梁原想叫他回来帮忙,但给1500元/月工资,对方看不上。
十年前,乐群路一带曾经是摩托车维修店一条街,这里的摩托车维修店一家挨一家,店里还销售各种摩托车配件,从头盔、润滑油、轮胎、车灯到各种配件。而十年间,这些门面清一色地变成了电动车配件销售店,附带电动车维修。采访中,一家卖头盔的电动车店店主告诉记者,现在连头盔都不好卖,因为电动车驾驶人认为开电动车没必要戴头盔。
而在市中心,摩托车销售店更是难觅踪影,原来在马鞍山下的屏山大道两侧都是摩托车销售店,如今也都已变成各种品牌电动车销售店。
变化四:出现高端摩托车销售店
十年前,柳州市摩托车数量增长迅速,导致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高发。2003年底,柳州市发布“限摩令”,从当年11月1日开始,限制摩托车行驶线路,并通过抽签的方式限制摩托车入户数量。到今年底,柳州市实施“限摩令”正好十年。摩托车曾是柳州人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如今减少了摩托车的数量,柳州市的交通发生了哪些变化?少了摩托车,人们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变化?记者通过多方采访,了解和回顾柳州人那些被“限摩”改变的生活。
“限摩”后,不少曾经经营火热的摩托车销售店纷纷消失踪影。然而,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经营高端摩托车,满足一部分摩托车玩家的需求。
去年,市民陈先生和朋友在红光小区旁开了一家摩托车销售店,这家店只卖一个品牌的摩托车。记者在陈先生店里看到,店面不大,只摆得下两辆摩托车,而这两辆摩托车的价格让人有些咂舌:最便宜的一款是船车,价格在19800元;另一款酷劲十足的男式摩托车则更贵,价格将近4万元。
“这么贵的车有人买吗?”记者不禁好奇地问道。“有啊,只是销量不大,每个月能卖掉一两台。”店员小崔告诉记者,近四万元的那款摩托车,在柳州市大概有10多台。店主陈先生向来对摩托车情有独钟,喜欢开着摩托车到处旅行,享受人车合一的驾驶快感。在做了摩托车生意之后,更是结识了不少喜欢摩托车的人士,他们为客户提供的售后服务之一,就是组织大家一起骑车出游。“现在人们都说,汽车是工具,摩托车变玩具。”店员小崔如此调侃道。
变化五:催生50万辆电动车“大军”
十年前,柳州市在册的摩托车达30.2万辆,平均每6人一辆,如此之多的摩托车给城市交通、环境污染等带来突出问题。“限摩”十年之后,市区的摩托车数量下降至12万辆左右。
而“限摩”之后,原来打算买摩托车的人开始“两极分化”:一边是选择更为方便环保和省钱的电动车,另一边则选择“升级换代”,购买小汽车。于是,近年来柳州市的电动车和小汽车的数量都呈“疯涨”的态势,只是电动车增长的数量更为迅猛。如今,柳州市区的电动车数量已经突破了50万辆,取代摩托车成交通主力军。
50万辆电动车成为市民上下班、送孩子上下学、送水、送煤气、送快递等的工具,承担的功能比摩托车更为庞杂和沉重。和十年前一样,这支数十万的交通主力军给柳州市的交通带来了相同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高发。
去年开始,柳州市交警部门对电动车进行了上牌管理,但是由于不需要持驾驶证就能上路行驶,电动车驾驶人往往缺乏系统的交法学习,在道路上行驶比摩托车更为无序,更难以管理。而这,也是目前柳州交通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