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管理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工程,是现代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禁摩”成为许多城市加强管理的一个选项,应当说,有其显而易见的合理性。但是,一项政策的出台,特别是涉及执法环节的政策出台,除了政府部门的调查、听证,还应当有更为严密的程序,更多的主体参与——比如当地人大的讨论、决议。避免城市管理的“运动式”执法、避免执法权的缺位,应当进入我们的城市管理思维。
法治周末记者 周琦
发自湖南邵阳
从8月1日开始,距离湖南省会城市长沙近300公里的邵阳市,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禁摩行动。
小小57平方公里的邵阳城内,原有5.8万辆摩托车,其中有1万多辆是从事营运的“摩的”。
摩托车交通违法率高,“两抢”案件多,邵阳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说,政府不得不管。邵阳市甚至将禁摩当作一场“人民战争”。
除了交警,邵阳还发动5000余名政府工作人员也一同上路对摩托车进行查扣,每人每天可以获得50元至200元的补贴。
花费如此多的政府财政,如此大张旗鼓禁摩,遭致一些市民和外界的质疑。
尽管在统计调查中有六成多的市民赞成禁摩、限摩,但也有反对的声音——他们对协警、政府工作人员的执法权提出质疑;对查扣摩托车给予提成提出质疑;对被查扣摩托车的处置问题提出质疑;对警方追逐摩托车的安全性提出问题……
街头摩托车销声匿迹
8月29日,禁摩的第29天,走在邵阳街头,已难觅摩托车的踪影。
只有一些电动车仍旧在车流中穿行,大多市民骑着自行车,和一些车斗在前面的独有特色的三轮车,也在机动车道上穿行,红绿灯依旧是个摆设。
晚上9时许,一个红绿灯路口,一辆摩托车正在车流中不停穿行,司机准备在路口找个好位置。
突然,前面一辆挂着民用牌照的小轿车上跳下两名协警,一人抓住车把手,一人拉住车后座,司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摩托车被查扣。整个过程仅仅几十秒钟。
自从8月1日禁摩令下达后,摩托车不能再在街头行驶,数千台摩托车因为违规上路被查扣。
被查扣的摩托车集中停放在邦田施救中心停车场,记者从停车场旁边的山头上往下看去,只见数千台摩托车、电动车将停车场挤得满满当当,不少成色较新的摩托车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
摩托车爱好者小刘,不久前刚花了两万多元买了摩托车,也只能放在家里当摆设,“骑出去怕被收了”。
如今在邵阳街头,时常可以看到“收购摩托车”的广告牌,经过打听,一辆7000元购买的摩托车,使用不过一年,价格缩水超过一半。投机的商人们,嗅出了邵阳的商机。
而这次商机,就源于政府的这场禁摩大行动。
“一场人民战争”
这场行动,被邵阳市称为“一场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的人民战争”。邵阳市相关领导甚至要求执法者要勇于担当,打赢这场战争。
在这个远离省会、经济在全省不算靠前的三四线城市,摩托车缘何成了“战争”中的敌人?
“摩托车就像蝗虫。”邵阳市交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让法治周末记者观看了相关部门制作的纪录片《摩戒》。
在这部纪录片中,每当红灯亮起,汽车前面就停满了摩托车,因摩托车闯红灯造成的交通事故比比皆是,镜头里满是血淋淋的事故现场。
据邵阳市官方数据统计,2012年,交警在市区现场查获的交通违法行为中,摩托车交通违法高达3.7万起,占违法总量的85%;涉及摩托车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达53人,占死亡总人数的72.5%;涉摩逃逸事故达286起,占逃逸事故总量的88.7%。
让邵阳政府下定决心整治摩托车的,还有摩托车街头的“两抢”。
同样来自邵阳官方的数据统计,2012年,邵阳市城区利用摩托车实施的“两抢”案件,占该类案件总数的78.6%。
“摩托车已经成了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安全的重要因素。”邵阳市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前几届政府都想对摩托车进行整治,但一直未下决心,这届政府终于下定了决心,并在整治前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今年3月,邵阳市统计局邵阳调查队组织对1000名市民开展了问卷调查,主张在城区分区域禁摩、限摩的为64.9%,中立的为21.8%,反对的为13.3%。
此前的2012年9月27日,邵阳市人民政府法制办组织召开了“限摩限电”决策听证会,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出租车公司、公交公司代表、摩托车车主、电动车车主、普通市民等各界人士组成的25名代表进行了激烈辩论,最后17人赞同,8人反对。
5400人上路堵车
邵阳的禁摩整治行动在今年8月正式拉开帷幕。
据邵阳市人民政府网站显示:8月1日,限摩限电集中整治第一天,邵阳市3个区,一共出动了超过5000名工作人员,上街在固定卡点执勤。
据了解,邵阳市政府和市委市直机关的各部办委,公安、交通、城管、路政以及各社区的工作人员5400人上路堵车、查车。每人每天补助50元至200元。
这一说法得到了不少政府工作人员的证实。
“补贴50元至200元的情况属实。说实话我不想去,但这是行政命令。”在某行政单位工作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在政府单位工作也不是都能买得起汽车,一些人对禁摩也是有抵触的,但也不得不服从。
虽然是轮流上路,并有人在本单位留守,但不少市民表示,到一些单位办事找不到相关工作人员。
邵阳这一全城动员的做法,也被不少人质疑为浪费政府人力资源。“这些政府工作人员有执法权吗?这些协警有执法权吗?”摩托车被扣的老张对此表示质疑。
有人拿出自己的扣车单,上面并没有执法人员的签字。更有人将上路人员在路边嗑瓜子、无所事事的照片发到网上。
“行动开始前,没有底气。”邵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向法治周末记者证实,确实有数千人上路执勤,并有补贴。
因为邵阳市仅有交警300多人,面对几万摩托车大军,能否整下来确实没底,“必须在气势上压倒摩托车大军”。8月7日以后市直机关的都回去了,但三区的,包括公安局的,还要坚守到9月底。
该负责人表示,补贴仅为50元,“吃饭、喝水,补贴50元不过分吧”。该负责人说,对邵阳这个在全省垫底的市来说,拿出这么多财政资金来限摩,说明政府对限摩的决心之大,说明这届政府是有责任、敢担当的政府。
“限摩限电后效果明显,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两抢’案件基本消失。”该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历史上的“摩的”大军
邵阳禁摩行动,面对的是5.8万的摩托车大军,其中有1万多辆属于“摩的”。这就意味着,禁摩将使1万多“摩的”司机丢掉饭碗。
也有摩托车爱好者表示,跑营运的摩托车可能达到两万,而不是官方统计的1.2万辆。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这也是邵阳市政府部门最为担心的问题。
“改革就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邵阳市交警支队宣传中心主任罗伟洪说,禁摩是为了保证大部分市民的利益。
邵阳即将禁摩的消息传出后,今年6月数百名摩托车司机曾两次在政府门前散步。网上也有相关视频,称这些司机将丢掉每月几千元的收入。
“邵阳的摩托车营运如此发达,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摩托车爱好者谢林海对邵阳的摩托车发展历史十分了解。
谢林海说,1996年左右,邵阳市国有企业改制中,为了安置大量的下岗职工,政府相关部门曾经下发了几千块“湘EK”号段的摩托车号牌,这些油箱涂成银灰色的摩托车,成了公共交通的主力军。
打“摩的”也逐渐成了邵阳市民的一种生活习惯。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摩的”司机的行列,甚至一些人下班后也上街拉几趟。公交车站,往往有数十台摩托车聚集。
“周边一些县市也有不少人到邵阳来跑摩托车。”邵阳交警支队宣教中心工作人员伍先安告诉记者,邵阳成了摩托车营运者的聚集地。他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一次就曾被摩托车带倒,至今右手肘关节仍是变形的。
谢林海表示,其实近年来邵阳市区牌照的摩托车已十分鲜见。早在2003年,邵阳市区内就不再发摩托车牌照,市区居民往往到周边县上牌,市区内跑的基本都是“县牌”摩托车。
被诟病的交通系统
和1万多台“摩的”相比,邵阳的公共交通系统显得十分脆弱。
据有关部门统计,邵阳市中心城区“限摩限电”后,每天公共客运流量将增加10多万人次,达到30万人次左右。邵阳原本只有的300余台公交车,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大的运力需求。
记者了解到,邵阳市政府为此已专门增拨了2500多万元,让扬子巴士公司增加了100多台公交车。其中,70台用于新开线路,32台用于替换旧车下线。
同时,在现有780台出租车的基础上,再增加320台投入运营,使出租车总运力达到1100台。并在进城处设置了19个摩托车停放点。
并且公交车的运营时间得到延长。首班车发车时间为:夏天6:10,冬天6:20;没有夜班线路的车辆收班时间为:夏天19:40,冬天19:00;有夜班线路的车辆收班时间为:夏天23:00,冬天22:30。
但即便如此,邵阳的交通营运力还是遭到市民的诟病。
公交车方面,除了车辆老化外,以前7点多就早早收班,还屡屡出现停运和巴士司机歇业的情况。即使在运营时间延长后,其收班时间也很早。
8月28日晚上,在三眼井站旁的公交场站处,记者发现不少公交车,晚上8点不到就已经回到场站,而在晚上9点,基本已经看不到公交车。
有知情者介绍,扬子巴士公司是一家私人公司,和政府签了30年的合同。一些政府官员对这家私营公交公司也底气不足,“公交还带有公益性质,而这家公司考虑更多的是赚钱”。
而出租车方面,管理更是混乱。拼客、不打表是普遍现象。
禁摩后,出租车生意出奇地好,基本上刚停下就被人拦走。8月28日晚上9时,记者陪同李女士在街头打车。
车里已经坐上几人的出租车,还会停下来询问李女士“走不走”。“打表加5元。”一名出租车司机向李女士报价。5分钟内,两台黑出租车经过,要价甚至高达30元。
记者在此公交车站随机询问多名市民,大部分市民表示,禁摩后出行十分不便,出行成本增加。
在进城路口设置的摩托车免费停靠点,不少人并不买账。“我们都是进城务工,骑摩托车带工具也很方便,如今却要我们在这里转乘一下,虽然有对接的公交车,但并不能到我们想去的地方,肯定加重了我们的负担。”
谢林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万多台摩托车,每车一天载客10人次,日运力就是10万,这还不算市民自己使用的摩托车。而且能够走街串巷,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出行不便,市民幸福感何来?”
幸福感下降的人们
张老伯一个月总要去汽车西站的洛阳洞一趟,那里的农贸市场有一条街的米行,一袋米能够便宜10元左右。买一袋米后,花5元给摩托车司机,就能捎回家。“如果打车带回家,我还有必要跑这么远买米吗?”
40岁的老何,是一家酒店的保安,一个月有1500元的收入,在当地还算过得去。只是一个星期总要上几次夜班,以前自己骑摩托车很是方便;如今只能打车回家,价格比白天还要贵,一次得十几元。
摩托车被禁后,小商品经济的物流成本也出现了变化,以前一坛煤气送到家115元,而如今要花120元。
桶装水每桶价格也从5元涨到了8元,有市民反映,除此之外,菜价也出现了上涨,一些以前通过摩托物流销售的商品,价格都略有上涨。
而一些快递公司也不再送快递上门,而是要求接收方到指定地点取包裹。
幸福感骤降最厉害的恐怕是摩托车、电动车经销商们。
“当年我们被聚集到这里,如今我们就这样被抛弃。”福鑫汽车美容城里,有7家摩托车经营者,如今他们的招牌上不再有摩托车的字样,店内摆放着电动车,有的甚至关门休息。
经营者们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们是这场“战争”中受伤最严重的,每个经销商都有几百台库存,如果卖到别地,则是“串货”,而货款已付,厂家也不会接受退货。
市场内的经销商们之前还配套建起了摩托车维修服务站,现在也没有任何用处了。
摩托车、电动车销售商对政府的“一刀切”、不给缓冲期颇有怨言:“即使能卖达标电动车,这个生意也难做下去了。”
后禁摩时代的难题
“不是我们一个在禁摩。”邵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有百余个城市在禁摩,湖南省也有多个城市禁摩,邵阳不是第一个,这是大势所趋。
“摩托车的情况较为复杂,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一禁了之。”邵阳市摩托车电动车经销商、摩托车主在致邵阳市市长的网络公开信中则如此写道:有些摩托车、电动车不上牌、不年检、肆意违反交通规则,对之采取断然措施,禁止他们上路,是有理有据,对此我们拍手赞成。但对于一些遵纪守法的摩托车车主,也采取禁止他们上路的措施,将他们与违法的摩托车车主一视同仁,显然是不问青红皂白、没有是非观念的违法行政,对此我们坚决反对。
“邵阳市交通秩序混乱的原因很多,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公车与摩托车、电动车都难辞其咎,政府仅采取‘禁摩禁电’措施,有‘嫌贫爱富’歧视弱势群体之嫌。”有网帖尖锐地指出,如果不顾民意,强行推行禁止摩托车、电动车的措施,造成官民的紧张关系,这不是和谐社会所需,无法为政府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加分。
一些官员认为,这只是少数人的声音。
但也有官员对法治周末记者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认为禁摩“一刀切”,政府花大钱组织,目前看起来效果明显,但由于“摩的”司机转岗困难,以后仍有反弹的可能。在公共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摩托车只是给体格更大的汽车让路,目前邵阳市区的车位已经很紧张,以后只会更紧张,堵车只会更严重。
禁摩一个月,虽然车管部门还未对一个月来汽车增长量进行统计,但罗伟洪表示,汽车的上牌量肯定有所增长。面对汽车的保有量增长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邵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切以后肯定会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