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文化?就是一个玩。
玩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有人问过我,摩旅是什么,我说摩旅什么也不是,就是玩。
但从进入摩托圈子起,每个人似乎挂上一圈圣洁的光环,有了摩友称号就要比周围的人更超脱、更深沉、更有爱心、更有素质,似乎这里是一块圣洁的地方,是不容亵渎的。
但是我们来于俗而不能脱去俗。大家有工作有家庭,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多少人为了理想出世而行的决心,有多少人把摩托机车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和追求,少之又少,大多只是入世苟活的俗人。
所以不要告诉我这是一块净土,一种高深的机车文化,它只是一种旅行方式。机车文化这个鲜亮的词,最早是从国外来的,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玩的方法,和足球,篮球没有什么区别。像许多泊来品到中国都会变味,可叹的是,中国的任何机车玩法,也算是舶来品。摩托车就更不例外了,
文化不是对着机车的,它其实是对着人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谓机车文化其实是指着需要和喜爱驾驶机车的人的文化,就好像汽车中的皮卡反映的是勤劳、创业、独立的文化精神,摩托车也是反映了独立、自由、洒脱、便捷、理想和浪漫的精神文化。这种文化多少有些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悖,但它是美好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欠缺而应该弥补的精神,我们应该支持和发扬摩托机车文化中的这些积极、正面的精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的精神寄托,有的人痴迷于音乐,有的人痴迷于足球,有的人痴迷于某种收藏,,而我们最痴迷于摩托车,一位已有20年驾龄的摩友曾说,我想这也不仅仅是一位车迷的心声,更是无数车迷的的共鸣他们在潜移默化的创造着摩托文化,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的摩托探索者黄成德在成功穿越罗布泊后对大家说:我国是世界上摩托产销量最大的国家,,但在发展摩托车工业时,车文化显得相对落后,,我从爱好者到探索摩托车文化理论一次次探索者,实践者,思考着,同样的摩托车探险,为什么穿越罗布泊就能引起广泛关注呢,因为这是注入文化底蕴具有社会性的的探险,以个人来讲,这是一次生命的的体验,一次精神的成功,因为它引起了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因此我们认为,上升到社会性高度的探险才是真正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