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对于大排量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谁走得最靠前,谁就有可能成为国内大排量摩托车“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从而占据市场的主动权;另一种是:先走的先遭殃,成功永远是建立在“踩在别人肩膀上”的。
无所谓争论哪种说法的正确,其实两种说法都基于一点的,那就是对大排量摩托车在中国的未来都是看好的。
与国外大企业合作是个不错的选择,事实上很多企业已经在这样做,毕竟不是谁都有实力搞自主研发的,更何况自主研发的产品往往挨骂是最多的。与人合作首先解决了发动机与整车技术等大排量摩托车的关键技术,另外还少走不少弯路,有效地节约了研制开发时间。
市场方面,目前在中国大排量摩托车属高档消费品,消费群主要是赛车手、摩托车“发烧友”和军用、警用等,但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排量摩托车将会逐渐走向普通百姓,目前国产大排2-3万的定价,势必吸引更多的爱车一族。
国外市场方面,短时间内中国的大排尚不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因此不少厂家都延缓了出口的步伐。中国产品的优势在于价格,哈雷-戴维森年产大排量摩托 24.3万辆,销售额高达33亿美元,利润4.35亿美元。相比于哈雷每辆售价在1.5万-4万美元之间,几万人民币的价格还是有一定竞争力。
有人说:不造“大排量”,中国摩托车行业想要“做强”就是一句空话!但怎么造是个问题,对厂家而言,是仅仅作秀还是真正埋头造车,对消费群体来说,却是能 否以平常心来看待国产大排。国产“大排量”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但在到达未来的路上要战胜重重挫折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