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摩托  电动车  MotoGP  宗申  摩托车  价格  踏板  力帆  铃木  本田 
全球摩托车网

产品技术无法适应变化 "重庆造"摩托车隐退巴西

   日期:2013-01-31     浏览:324    评论:0    
核心提示:全球化市场竞争无处不在。商报记者昨日获悉,在重庆造摩托车零首付血战东南亚市场的同时(详见本报1月22日11版),远在太平洋彼岸

全球化市场竞争无处不在。商报记者昨日获悉,在“重庆造”摩托车零首付血战东南亚市场的同时(详见本报1月22日11版),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南美巴西市场,“重庆造”摩托车正面临一场“隐退”。

由于巴西政府定于2014年实施更严格的车辆“国四”排放标准,产品技术无法达到此标准的重庆摩托车企业不得不逐步缩减当地的业务,向这个占重庆摩托车2成出口量的市场说“再见”。

现状:

重庆摩托“隐退”巴西

“还做什么啊!现在巴西市场基本上都成了日系车的天下了。”面对商报记者的采访,力帆摩托车外贸公司副总经理朱小满昨日无奈地感叹。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重庆摩托在巴西市场就经历了一场溃败。朱小满回忆,最好的时候,力帆每年向巴西市场出口上万台摩托车;而2012年,力帆摩托在巴西的销量仅近千台。

“就在5年前,我们在巴西的外贸销量出现了井喷,年增长超过了80%。”隆鑫摩托车外贸公司负责巴西的市场经理尹兵表示,当时一年的销量至少在几万台。从尹兵的个人工作来看,现在他在巴西的业务也相对于几年前轻松了很多。

“有巴西的贸易商愿意来淘淘货,我们也欢迎,但现在当地的市场环境不适合主动出击。”朱小满表示,目前该公司在巴西的摩托车销售实际上处于“半停滞”的状态。

尽管距离遥远,但作为全球四大摩托车消费国之一的巴西仍是我市摩托车出口的重要市场。据市经信委汽车工业处处长李章万介绍,2012年我市出口的300多万台摩托车中,就有60万~70万台摩托车出口到了巴西,占出口总额的2成多。

朱小满向商报记者分析了巴西市场的现状:“目前本田、雅马哈等日系摩托车占了70%的市场份额,美系、德系摩托占据15%的市场份额,而留给中国摩托的市场份额不足5%。”

原因:

产品技术无法适应变化

为何“重庆造”摩托车在巴西的市场份额逐步萎缩?

“当地市场对摩托车产品技术要求的逐步提高,为重庆摩企制造了一道无形的技术屏障。”宗申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余长江表示,近年来巴西推行混合燃料,在汽油中添加酒精,这样多款“重庆造”摩托车因发动机难以适应当地油品,最终逐步退出市场。

而这并不是重庆摩托车遭受的“最后一击”。巴西政府定于2014年实行该国的“国四”排放标准。该排放标准对车辆的尾气排放要求更高。“巴西‘国四’排放标准相当于欧盟的‘欧四’排放标准,这样的排放标准欧洲将在2016年才得以实施。”尹兵介绍,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国三”排放标准,而出口巴西的摩托车也多符合这一排放标准,而该标准相对于巴西将于明年实行的新标准至少差一级。

随着巴西实施“国四”排放标准的临近,要适应新标准,就必须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必然增加产品成本,而产品成本的上升使得“重庆造”摩托车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加上南美经济形势堪忧、关税的提高、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重庆造”摩托车正在将巴西市场拱手让给技术更胜一筹的日系摩托。

利好:

合资摩企价格战压力减轻

凡事都有两面性,巴西提升排放标准,并不意味着重庆摩托车在当地就是“死路一条”。

“对于在当地有合资厂的重庆摩企而言,技术门槛的提高,可以阻挡很多潜在的对手。”嘉陵摩托车分管外贸的副总易洪波表示,2007年嘉陵在巴西建立了年产10万台的合资工厂,技术门槛的提高,很多中国的“杂牌”摩托车就被挡在门外,无法参与当地市场竞争。

宗申余长江也表示,这些“杂牌”摩托车进入巴西市场后,往往通过价格战和宗申摩托车进行竞争,最后弄得所有中国摩托车在当地都没钱可赚。

虽有着一丝曙光,但是巴西市场仍是危机四伏。易洪波认为,技术门槛虽然将部分不按规矩出牌的对手挡在门外,但排放标准提升后,意味着摩托车的制造成本将会上升。他举例说,一辆50CC排量的摩托车,目前巴西市场价格为300美元,而符合巴西“国四”排放标准的同款车,市场价格将提升到400多美元,这样中国摩托车的价格优势就又少了一截。

纵深

重庆摩企面临更多技术壁垒

事实上,随着各国对车辆排放标准的提高,对摩托车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已成为一场全球的趋势。

去年,东南亚的摩托车消费大国泰国,也提高了车辆尾气排放标准。此外,阿根廷、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对摩托车排放标准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如果企业面对任何一个海外市场对产品技术要求提高就立马调头逃跑,那是一种懒惰的想法。”市经信委汽车工业处处长李章万认为,目前重庆摩企在巴西市场的“隐退”事实上也是一种懒惰的做法。

李章万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对摩托车排放标准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这并不意味着国内的企业见到了高的技术壁垒,就要逃跑。如果是这样,重庆的摩托车出口只会越做越小。在采访中商报记者发现,虽然摩企普遍对巴西市场都表现出了一种“逃跑”的心态,但也有企业表示,将开发新产品,力争重返巴西这一全球摩托车消费大国。

支招

调整产品结构研发新产品

中汽协摩托车分会秘书长李彬表示,对于本土摩托车而言,目前在海外市场的挫败已成定局。“与其抱怨市场的严酷,不如提升自身实力,适应海外市场的要求。”李彬认为,重庆的摩企需要通过提升自己的技术标准,从单纯的模仿变成创新研发,并逐步进行技术积累,从而适应海外市场不断提高的技术要求。

对于海外市场,摩企可以使用新产品进行突破。新品上阵,需要摒弃以量取胜的策略。小排量摩托车竞争不力,就应研发大排量摩托取而代之。只有拿出好的产品,才能真正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重新夺得市场“巨头”的地位。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  粤ICP备12090350号
全球摩托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