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阅读:做好“领头羊” ——谈谈车队出行中的领队(上) (案例分析、“领队”难做...)
接上文
领队责任重千斤
这些年来,笔者带队出行许多次,也在带队出行中闹过几次不愉快,上文所说的天长事件只是其中之一。当然,曾经的不愉快早已被时间带走,除了个别再没见到过的当事人,当初的矛盾双方也都冰释前嫌了。上年夏天偶遇一个当年拌过几句嘴的车友,这个当年的毛头小伙、现在的中年汉子还向笔者表示了感谢。
那是2007 年夏天,笔者带着一帮越野车爱好者穿越京杭运河林道。在中途休息时,这个车友非要在旁边落差很大的大堤上练飞坡。那段大堤的顶部是密集的杨树,宽度也不能为车子落地后提供足够的缓冲距离,万一落地时撞到树干或落地后冲下去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但是,笔者的极力阻拦让这个血气方刚、自信满满的小伙子很不愉快,嘴里嘟嘟囔囔满脸不服气,在接下来的骑行中一直拉长着脸直到活动结束也没再跟我说话……
10 年后的感谢,让笔者成为这个年轻人成熟过程的见证者,也证明了当初宁愿得罪人也要坚持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遗憾的是:在国内俱乐部的发展过程中,在那大量出现于道路上的车队中,因领队的怕得罪人和不作为,为数不少的年轻人的生命还没来得及走向成熟就戛然而止(还有因伤致残悔恨终生的)。
当然,也有许多俱乐部的领队不是不作为,而是作为不当或能力有限。一个缺乏合理线路规划和有效路面管理的车队,等同于一群乌合之众在冒险。笔者这样说绝非危言耸听——现在国内道路的复杂多变路况有目共睹,每年各地跑山、郊游、摩旅的车队事故相信大家都没少耳闻(甚至是目睹)吧?
很早以前民间就有句“上路三分险”的俗语,在道路建设更加发达、交通工具更多、行车速度更高的今天,路上的安全隐患显然也更多了。除了制动系统,摩托车是一种基本上没有被动安全防护的交通工具,保障安全的主要措施是车手的预见性和正确操控。车队出行,成员们的心态、技术甚至驾驶习惯都存在差异,这些都是影响安全行车的因素。
做为领队,首先要对车队成员的车技和习性有一个必要的了解,然后再进行合理的编队排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你把一个车技很棒又喜欢自顾自疯跑的车手排在最前面,后面的车手(尤其是车技不佳者)就容易在苦苦追赶中发生危险。这类情况笔者曾遇到过。十几年前常接触一个地方摩托车论坛,跟论坛组织的车队出去过几回。每次出行都是论坛创始人带队,车后插着大旗呼啦啦飘扬,一队铁骑浩浩荡荡威风凛凛。在生活中,该论坛创始人是个人品和人缘俱佳的谦谦君子,但一上车就变成另一个人——神采飞扬、忘乎所以,跑起来忽快忽慢,后面的车手们被他带得苦不堪言……
后来,显然是大家意见大了,该创始人也意识到他这种很难控制的驾驶习惯会影响到车队成员的安全,就在大家的建议和推荐下选了一个稳重的车手做领队和头车,他则在出行中巡边或自由骑行。
显然,于车队而言,领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合格的领队能让车队成员们享受愉悦安全的旅行,反之则可能是灾难了。“领队”二字重千斤,只有敢于负责并顾全大局的资深车手才能担得起领队的重任。
怎样做领队
现在的笔者已不做领队许多年了。闲暇时多是一个人或三两好友溜达,从前一起“领队”的兄弟们也大多不再跟车队出游基本都是自己玩了。但是,随着此起彼伏出现的车迷团体,新的领队也在不断出现。而且,随着摩旅的流行和各类摩托车活动的频繁举办,领队的任务也越发繁重。
在刚过去的黄山宝马摩托车主大聚会上,笔者遇到了一个带队前来的老友,在聊天时发现他的脸色很差。原来,他们这个在当地临时组建的6 人小车队行到半路因车速和线路选择分歧闹了些不愉快,勉强撑到过长江就分道扬镳了……他们的车队装备精良车载通信设备也是目前最先进的,却连几百千米都没撑到就解散了,还有一个车手在安徽淮南境内与当地的一辆面包车剐蹭耽误了半天时间。
显然,现在的车队依然难带,再先进的即时通信工具都无法消融车手之间的隔阂与分歧。怎样做领队?其实说难也不难,就看你怎么去做了。首先,领队必须具有丰富的骑行经验和不同路况的应对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嘛。然后,你必须了解你的车队成员,从驾驶技术到性格特点都要充分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带着一帮技术和性格差异较大的车手行在路上,你会非常累的,这一点笔者曾深有体会。
如果实在避免不了成员间太大的技术差异,在组队时就让技术较差的队员靠前一些,让车队在行进节奏上遵循“木桶效应”。最短的木板决定了木桶能装多少水,车技最差的队员则会左右车队的安全。技术不佳的车手跟着高手跑,会在极力追赶中力有不逮,极易发生事故;老手跟着新手跑,以上问题就不成问题了。
在队形排列上,不论车队有多少辆车,前后车都不要在一条直线上,最常见的躺倒形“品”字队形能有效预防追尾——较狭窄的路面时尽量靠边横向缩短“品”字,多车道的宽路上则横向放大“品”字占据一个车道行驶。在行进中要视路段限速情况尽量与车流保持相同节奏,以减少超车和被超车(超车和被超车在车队事故中占了很大比重)。在速度提不起来的恶劣路段和拥挤的城区路段,采用两行并列并纵向压缩队形占据一个车道行驶,尽量不要给其他车辆侵入所在车道和队列中的机会,避免队形被打乱后的红绿灯路口等候、后车追赶前车的麻烦和因此可能导致的事故。别不好意思,摩托车也是交通工具,在合法行驶的前提下享有与任何车辆一样的平等路权!
组队出行,队伍中难免年轻气盛的毛头小伙,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是一大安全隐患。2007 年夏天跟一个车队去山东沿海地区玩,返程路过连云港赣榆县境内的一个镇子,队伍中的一个年轻人与当地人发生口角遭到围殴,车队中几个劝架的都不同程度受伤,笔者也被扯坏了T恤……2018年5月,跟一个陕西的老车友聊天,得知:这老哥带了一个车队去浙江,在安徽宣城境内,队伍中的一个小伙子与当地人发生轻微剐蹭,小伙子先动了手,迅速围上来的当地人让小伙子吃足了苦头。在车队躲到附近派出所之后,几乎整村出动的当地人将派出所的大门堵住要人,折腾了好几天才得以脱身……
年轻气盛没有错,错的是用错了地方。家人或许会惯着你,他乡的陌生人可容不下你的骄横,你的任性往往会连累整个车队的人跟着吃亏遭罪。做为领队,绝不能让个别人由着性子来,除了行车规则的强调之外,控制情绪不在所经地与人发生冲突也是必须向每个队员灌输的注意事项,在旅行中还要随时掌握队员的情绪状态并及时介入,一旦发生无法调停的冲突,能迅速撤离就不要犹豫,否则就只能第一时间报警了。总之,行在路上,领队一定要经常提醒个别车队成员保持低调,避免与当地人发生冲突。
以上,只是笔者这些年来积攒的一点不成熟的心得体会。虽然有点意犹未尽,但囿于篇幅,这次就打住吧。如果这啰里啰嗦的一通闲扯能为你的车队出游带来一点有用的参考,笔者会非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