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台湾如何为摩托车做减法
从本月开始,台湾机车考照加考4个项目,许多民众担心执行新政后考照难度加大,不约而同地在5月报考,涌现了一股“抢考潮”,各监理站报考人数较往年增加近一倍。
台湾地狭人稠,尤其是台北市,开车常找不到停车位,或是停车费太贵,因此许多人上班都是骑机车。在台湾,几乎是“1人1车”。每天,上班族骑着机车从连接台北大桥驶下时的“机车瀑”,甚至成为台湾一景。面对如此巨量的机车,岛内是如何管理的呢?
岛内一直力推机车减量
机车,全称机器脚踏车,是台湾对摩托车的称呼。机车分为普通轻型机车(绿牌)、普通重型机车(白牌)、大型重型机车(黄牌、红牌)3类。而电动自行车与机车外观相似,但时速没有超过25公里,多是青少年、银发一族使用。
台湾的《道路交通安全规则》规定:持有大型重型机车驾驶执照者,可驾驶普通重型机车、轻型机车。持有汽车或普通重型机车驾驶执照者,可驾驶轻型机车。和大陆相同的是,在台湾,所有的机车都必须取得牌照才能上路。差异之处在于,台湾的牌照每两年换发一次。并明确规定机车行驶线路:不能上快车道、快速路、高速路。
据悉,在台湾,广义的汽车包括机车,而慢车指自行车等。自从1978年台北市政当局首开先例禁行机车以来,把机车当成慢车管理,已延续30多年。
岛内有一种说法:机车上坐的是一张张选票。尽管看中机车一族的选票,也遭遇质疑、抵制,但机车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噪音污染,在绿色环保理念的压力下,台湾管理部门一直力推机车减量。4月底, 台北市长柯文哲祭出缩减机车道、机车停车格全面收费、捷运降价三狠招。
截至今年3月,台湾机车拥有量达1366万辆,机车数量创下近9年来的新低。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数据显示台湾力推机车减量收到了预期效果。
鼓励民众搭乘公共交通
台湾交通部门近日表示,将出台更多措施,鼓励民众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争取年底前台湾公共交通运输提升到18%。
台湾最新出炉的“民众日常使用运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台湾公共交通运输市场占有率从2009年的13.4%提升到现在的16%。其中,台北市以37.4%居冠,基隆市、新北市紧随其后,有7个县市更是创下7年来新高。公共交通客运量突破32.2亿人次,比7年前增加了逾2成。但仍有逾7成台湾人外出使用私家交通运输工具,机车以47.5%高居榜首。
台湾空气污染不容乐观,汽车、机车废气排放是主要污染源之一,环保部门拟于2019年实施汽车、机车第6期排放标准。据统计,台湾每年的汽车新车销售量为40万辆、机车销售量达70万辆。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汽车、机车仅少量达到了第6期排放标准。
机车渐趋退出人行空间
为维护机车一族的行车安全,台湾持续努力改善机车行车空间。上月底,新北市长朱立伦主持道路安全会议,提出在T型路口待转区改设左转专用道,狭窄路段内侧车道取消禁行机车的规定等。
岛内分阶段实施机车退出骑楼、人行道政策。台北市以分区的方式已落实到位。新北市自2009年实施机车退出骑楼政策以来,目前已累计完成了71条路段,从本月起新增8个路段。交通部门也在周边规划了1182个机车停车位,希望将机车一族的抱怨降至最低。
多管齐下的的管理带来了井然的秩序,在台湾,机车驾驶人大都能遵守交通规则。记者在台北、新北、高雄、台中、台南等多个县市采访时发现,即使在早晚高峰期间,机车一族见缝插针往前挤或是抢红灯的现象也极为罕见,转弯车辆都能礼让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