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13年为例:2013年1~12月,我国共进口摩托车4317辆,进口金额高达3903.3万美元,平均每辆车价格超过9000美元;进口摩托车大多集中在哈雷、宝马、杜卡迪、奥古斯塔等国际知名大品牌,800cc以上车型占进口总量的66%以上。而同年,我国共出口摩托车987.78万辆,整车出口金额共计52.68亿美元,单车均价不足540美元;出口车型仍集中在中、低端,低价成为企业出口竞争的主要优势。困扰了中国摩托车界多年的摩托车进出口的诸多差异(譬如数量差异、金额差异、产品规格差异等),依旧不断搅动着中国摩托车人早已疲惫的神经。
我国摩托车行业的主管部门、企业、市场、科研机构近年来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列举出诸多的方法策略,力图改进和提高摩托车行业的发展,最为耳熟能详的名词莫过于“核心竞争力”。数年过后,中国的摩托车行业依旧“我还是原来的我”。在这种情势下,现有摩托车市场和摩托车行业还能撑多久已经不再单纯仅仅是一个命题。
在当前竞争残酷激烈的高度同质化的摩托车产业中如何实现创新?如何形成“核心竞争力”?中国的摩托车行业究竟该怎么办?电动汽车行业的新锐特斯拉给出一个很特别的答案。
作为一家曾经名不见经传、产能不过万辆的电动汽车制造新企,除了对现有的电池管理技术重新整合之外,大量采用英国莲花汽车的设计理念、日本松下电气的18650锂电池、台湾富田电机的三相异步感应电机、博格华纳的变速系统等著名企业成熟技术的特斯拉,创业之初一无品牌资本、二无核心技术、三无成本优势。仅就专利数量,特斯拉截至2013年3月尚不足150项,与同类企业和产品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特斯拉当初基本没有中国汽车行业传统意义上的“核心技术”,但从任何意义上讲,特斯拉都是赢家。
特斯拉赢在哪里?按照当今的“正统”说法,特斯拉应该是赢在“核心竞争力”。但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这已经让国内众多流派的学者专家归纳出了各种结论。依笔者观点,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或许是“定位”和“整合”。
特斯拉将客户定位在高端,因为现有的传统中低端市场不可能提供高额的产品附加值。高端市场体量小但单位收益高、市场影响力大,完全不同于通常意义上所谓“量大面广”的用户群体。对高端客户来说,买车是买感觉。他们驾驶的不是车,是“范儿”、是“标识”。在汽车早已平民化的今天,特斯拉让汽车又重新变成了一种象征。特斯拉其实是在做“标识”,为他的客户,也是为特斯拉自己。
特斯拉通过概念整合,将“环保、时尚、性能、品味”等看似互不相干的抽象概念归结成为一款颠覆寻常的产品;通过对成熟的汽车技术、优质供应商、名人效应、互联网功能、销售与服务网络等各种资源进行充分的梳理和整合,从而奠定了整个产品体系的性能基础、质量基础、销售与服务基础和成本效益基础。
特斯拉通过客户体验、网络直销完成销售,通过互联网的云服务与实体服务中心两个渠道进行售后服务。预付定金与网络直销创造的大量资金流为特斯拉新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由此可见,特斯拉的成功并非完全依靠自主开发和所谓“核心技术”,而是通过对产品和客户的精准定位、将各种成熟与潜在的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并给予足够多且足够合理的应用。而成熟技术资源的整合与独特的营销方式大幅降低了特斯拉产品研发的成本与风险并贮存了充足的研发资本。
在中国摩托车界,重庆宗申摩托可算颇具颠覆性思维的企业。重庆宗申摩托所属的宗申车队作为惟一一支参赛的中国车队,自2010年首次代表国家参赛参加世界电动摩托车大奖赛(TTXGP)西班牙总决赛取得第四名以来,四年多里共获得了多个分站赛的亚、季军和系列赛的总冠军,可以说出手不凡、每发必中,为中国、为中国摩托车赢得了荣誉,凸显了中国在世界电动摩托车运动中的强者地位和崭新形象,也说明,中国人可以把电动摩托车做出传统摩托车的高性能、世界级高水平。宗申电动摩托车赛车首次走向国际、赢得顶级电动摩托车赛事的时期,与特斯拉第一代纯电动超级跑车Roadster推向市场基本同步。特斯拉走向了国际市场,赚得盆满钵盈;宗申电动摩托车走向了国际赛场,全力争得了不为人所熟知、甚至连中国摩托车行业都不甚了解的国家荣誉。至今,特斯拉电跑已经耳熟能详,宗申超级电摩仍然不见经传。同样是电动超级跑车,它俩的“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呢”?
就目前所知,搭载峰值功率100千瓦、峰值扭矩750牛•米的液冷交流驱动电机的宗申最新电动摩托车赛车,最高车速可达220千米/小时,0~100千米/小时加速时间约3.8秒,标准续驶里程超过150千米;这几个比特斯拉的ModelS的指标还要高一点的简单数据足以使宗申电动摩托赛车跻身世界高性能传统摩托“超跑”的行列。虽然我们暂时无法详述宗申电动摩托车赛车的供应商体系,单其电动赛车产品所体现的强大性能以及在国际赛事上的出色表现便足以让中国的摩托人欢呼雀跃。但欢呼雀跃之外更不胜唏嘘的是:如果当时重庆宗申也能及时把出色的电动摩托“超跑”产品导入行业、也能通过自有的“左师傅”服务体系将其引向民间的话,其实中国摩托车界曾经也“可以有”自己的特斯拉。
进入中国以来,特斯拉被冠以了诸多的名分而“遭到”一路热捧。拨开神秘的光环看特斯拉,“环保”、“科技”、“方便”显然都不是特斯拉的强项。在所有东西都被无限放大的今天,特斯拉的“真身”,无非是一辆生早了的“高端电动玩具”,然而特斯拉的故事对于今天的我国摩托车行业倒也不无借鉴价值。特斯拉的成功,不光是技术的颠覆,更多是技术颠覆和商业模式颠覆的完美结合。勤奋、聪慧的中国摩托人,何时能让中国、让世界看到中国摩托车的“特斯拉”?